染料廢水特點及處理方法
染料生產廢水含有酸、堿、鹽、鹵素、烴、胺類、硝基物和染料及其中間體等物質,有的還含有吡啶、氰、酚、聯苯胺以及重金屬汞、鎘、鉻等。這些廢水成分復雜.具有毒性,較難處理。因此染料生產廢水的處理.應根據廢水的特性和對它的排放要求.選用適當的處理方法。例如:去除固體雜質和無機物,可采用混凝法和過濾法;去除有機物和有毒物質主要采用化學氧化法、生物法和反滲透法等;脫色一般可采用混凝法和吸附法組成的工藝流程,去除重金屬可采用離子交換法等。
電化學還原法與電化學氧化法
電化學還原即通過陰極還原去除環境污染物的過程,可分為直接電還原和間接電還原;電化學氧化則是通過陽極或者陽極產生的強氧化物質[超氧自由基(·O2),H2O2,羥基自由基(·OH)等]對污染物進行去除的過程,可分為直接電化學氧化法和間接電化學氧化法兩種。電氧化過程中,主要的副反應是水放電分解的陽極析氧;電還原過程中,主要的副反應是水放電分解的析氫反應。對于整個電化學系統而言,電極材料是電化學水處理技術的核心,也是近年來應用于染料廢水處理工藝研究的熱點。
電凝聚電氣浮法
在外電壓作用下,利用可溶性陽極(鐵或鋁)產生大量陽離子,對膠體廢水進行凝聚,同時在陰極上析出大量氫氣微氣泡,與絮粒黏附在一起上浮。這種方法稱為電凝聚電氣浮。在水處理過程中氣泡與懸浮顆粒接觸可獲得良好的黏附性能,從而提高對于染料廢水的處理效率。此外,在電流的作用下,廢水中的部分染料可能直接被氧化為CO2和H2O。未被徹底氧化的有機物部分還可和懸浮固體顆粒被Fe(OH)3或Al(OH)3吸附凝聚并在氫氣和氧氣帶動下上浮分離。電凝聚氣浮法處理廢水是多種過程的協同作用。
***氧化法
***氧化技術是近年來新興起的水處理技術。由于該技術處理過程中,可產生具有強氧化性的羥基自由基(·HO),能使許多結構穩定甚至很難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分子,轉化為無毒無害的可生物降解的低分子物質,反應***終產物大部分為二氧化碳、水和無機離子等,并且無剩余污泥和濃縮物產生,因此,該技術近年來成為處理染料廢水的研究熱點。
光催化氧化法
光催化氧化技術是在光化學氧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,與光化學法相比,有更強的氧化能力,可使有機污染物更徹底地降解。近年來,以TiO2為催化劑的光催化氧化技術成為研究熱點。光催化氧化技術常用的催化劑有TiO2、ZnO、WO3、CdS、ZnS、SnO2和Fe3O4等。
利用Fe-ZSM5沸石為催化劑,在紫外線和過氧化氫體系中對靛系染料酸性藍74進行降解。該光-Fenton體系在120min,過氧化氫濃度21.4mmol·L-1,催化劑投加量0.5g·L-1,pH=5的反應條件下,酸性藍74廢水的TOC去除率為57%。
粉狀活性炭吸附脫色法
利用粉狀活性炭快速吸附重金屬離子和色素的特點,根據水質特點通過分析測定投加比例以達到使用效果。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圖片和文字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,僅供學習交流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我站觀點。本站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,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,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。
- 上一篇:沒有了